苏联遗失文件为托洛茨基正名:他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布尔什维克”!

图片来源:公共领域

“托洛茨基早就指出,统一 [与孟什维克和社革党人意见的统一 - 译者注] 是不可能的。托洛茨基对此有清醒认识,从那时起,就没有比他更好的布尔什维克了。”——这是弗拉基米尔·列宁于1917年11月1日(儒略历)在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上的发言。(按:本文发布于2025年5月14日,译者:北月)

这场会议的所有记录在过去将近一个世纪里被彻底排除于苏联官方历史之外。然而,得益于一位网络历史研究者的努力,这份原始手写会议记录终于重见天日。如今,没人再能否认这些确实是列宁的原话!

这份文件的存在及其长期遭到打压的事实,不仅为托洛茨基在那次会议中的历史记录正名,更揭示了列宁的真实观点——这些观点在他去世后,被斯大林及其追随者用谎言彻底掩盖。

 

列宁这番话发表时的背景是什么?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夺取政权的过程相对顺利,这得益于第二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所具有的压倒性权威——在该大会上,布尔什维克及其盟友占据多数席位——以及几位布尔什维克关键领导人所进行的缜密筹备工作。

在十月革命期间,列宁当时仍处于地下状态,因临时政府正对其进行通缉,他只能从幕后敦促布尔什维克领导层采取行动。实际的起义筹备工作中,托洛茨基担任起了关键的角色,他是彼得格勒苏维埃所设军事革命委员会的负责人。

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说的:

“关于起义的一切实际组织工作都是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托洛茨基同志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可以肯定地说,驻军很快地转到苏维埃方面以及军事革命委员会坚定地进行了自己的工作,党主要和首先要感谢托洛茨基同志。”

而这位“评论者”不是别人,正是斯大林本人!尽管他后来竭力从历史中抹去对托洛茨基的这一正面评价,但在1918年《真理报》的原始报刊扫描中,依然可以看到这段话的存在,我们在此予以重现。


 

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并不像在彼得格勒那样顺利。例如,在莫斯科,当地的军事革命委员会曾一度被反革命志愿军(青年领主,即“容克”Junkers)从克里姆林宫驱逐,引发了一场大屠杀。

布尔什维克领导层中的一部分人认为自身处境脆弱,开始动摇。这个“右翼”集团的核心人物是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他们在革命前曾试图与改良主义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结成联盟,并曾反对十月起义,称其为“过早”,与列宁立场相左。

革命胜利后,他们继续主张与右翼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组成联合政府。但这些党派不仅在革命中坚决反对布尔什维克,还曾参与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领导的临时政府,并在“七月事件”中支持逮捕布尔什维克领导人。

由于这一争议,布尔什维克右翼中的一些人辞去了职务。他们还试图借助俄国工人阶级中更为保守的部分的力量,例如全俄罗斯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会(Vikzhel),该工会曾威胁要发动罢工,以迫使布尔什维克妥协。甚至有人呼吁列宁和托洛茨基让位,以促成妥协方案。

这一切都发生在十月革命后的短短几天内,使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陷入危机。

为应对这一局势,《真理报》宣布将于11月1日在斯莫尔尼宫召开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的紧急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列宁和托洛茨基站在左翼,坚决拒绝任何妥协;右翼阵营则是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斯大林则采取中间立场,根据官方会议记录,他在会上一言未发。这正是斯大林的典型表现:在党内出现激烈冲突时,他通常采取“观望”立场,事后再站队胜利一方。

托洛茨基于1917年8月正式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当时该党正遭到克伦斯基政府的迫害。他在十月革命中发挥了典范作用,被广泛认为是与列宁并肩的第二号领导人。

这正是列宁那番评价托洛茨基言论的真实背景,而后来发生的事件更是进一步印证了这番话的分量。两人多年来密切合作,托洛茨基还领导红军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列宁本打算与托洛茨基结成联盟,以对抗党和苏维埃国家中日益严重的官僚主义倾向,直至他因病倒下。

正因为列宁的这些话与斯大林主义的追随者在列宁死后精心编织的谎言体系格格不入,这些言论才被有意封存。托洛茨基远非调和主义者,更非孟什维克,他坚定地与列宁站在一边,反对向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作出任何让步;而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却寻求妥协,斯大林则像往常一样躲在幕后。

在托洛茨基于20世纪30年代写作的《斯大林伪造学派》中指出,这次会议的记录在苏联1927年出版的《1917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第一次合法会议文集》中刻意被删除。

托洛茨基设法获得了该书早期版本的清样,包括一份打字稿,在其中该会议记录确实存在。但这些内容从未进入最终出版版本。1929年出版的《反对派通讯》曾刊登该清样的照片,封面上画有一道斜杠,并附有编辑P·F·库德利的说明:

“列宁同志的讲话由彼得堡委员会该次会议的秘书记录,其中有大量省略和对词句的删节。在某些地方,列宁讲话的内容无法辨识。为了避免对讲话内容的曲解,因此决定不予刊印。”

正如托洛茨基指出的那样,这种托词经不起任何推敲。列宁讲话语速很快,在会议记录中常有遗漏、空白和模糊不清的地方,但以往这些记录从未因此被完全舍弃。

托洛茨基指出,问题的根本在于:列宁在那次会议上的言论与后来所被精心炮制的神话相矛盾——最初由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编造,后来更被斯大林(联合布哈林等人)进一步歪曲,即列宁和托洛茨基始终不和的说法。

斯大林有意重燃并放大列宁与托洛茨基在1917年前存在的一些旧争论与分歧,特别强调托洛茨基在1903年至1904年间短暂与孟什维克结盟的经历,并由此暗示他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到1930年代,一个官方的故事逐步建立起来:十月革命是由斯大林领导的军事革命总部所发动。然而,事实是,这个“总部”从未运作过。

托洛茨基于1917年8月正式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当时该党正遭到克伦斯基政府的迫害。他在十月革命中发挥了典范作用,被广泛认为是与列宁并肩的第二号领导人。//图片来源:公共领域

甚至还有人(最阴险的那些!)暗示托洛茨基才是反对列宁,阻碍起义的那个人。这个谎言甚至出现在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那部本来非常出色的电影《十月》中。

同年,一位名叫扎维列夫(Zaviliev)的苏联档案管理员在整理中央委员会旧会议记录时提及了托洛茨基提出并获得通过(包括斯大林投票支持)的一个决议。他称该决议的文本“未能保存下来”。鉴于会议之后布尔什维克官方立场是绝不与孟什维克及社会革命党破坏分子妥协,我们不难推测其内容。

1989年,托洛茨基的《斯大林伪造学派》首次在苏联合法公开出版,同时大量被压制的档案资料也随之公开。在新版的导言中,苏联历史学家评价托洛茨基对事实的严谨态度:

“[必需注意的是]列·达·托洛茨基对所有文献材料,尤其是列宁的文献,采取了非常严谨的态度,他使用这些材料时没有任何‘夸大’,而是按其自然合理的逻辑关系加以运用。”【强调为作者所加】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斯大林主义者不断翻出列宁与托洛茨基在后者尚未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时的每一次分歧,尽管这些分歧早已得到解决。

又如斯大林在1924年编辑的《论列宁主义基础》一书,断章取义地篡改列宁的话,后来又被召回,再次被篡改成1926年的《列宁主义问题》,用以“证明”反马克思主义的“一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列宁思想相符。尽管列宁一生坚持,俄国革命只能是打开欧洲革命的序幕。

除了揭示这些被修正的历史,油管频道“Noj Rants”首次在一段名为《斯大林伪造学派:档案是否还托洛茨基清白?》的视频中披露了这份失落已久的11月1日会议纪要。这些资料此前从未在线上公开过。

据称,这位视频制作者向俄罗斯社会政治历史国家档案馆提交了书面申请,档案馆随后同意借出相关材料。

视频中对比了手写笔记、托洛茨基版本和1929年反对派出版的校样,内容完全一致。这些确实是列宁的原话,却被斯大林主义国家机器作为其对真理无情打压的一部分而予以封锁。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插曲,涉及列宁的一次发言,恰恰揭示了托洛茨基所说的斯大林“伪造学派”的全部目的:即彻底歪曲列宁的真实遗产和十月革命的真正历史,其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与斯大林官僚集团的利益格格不入、水火不容。同时,这种伪造还意在人为制造列宁与托洛茨基之间的裂痕——尽管自1917年起直到列宁逝世,两人的名字始终紧密相连。

我们对Noj Rants揭露这段虽小却意义重大的历史证据方面的工作表示赞赏,并邀请所有读者完整观看他的视频。正如列宁曾说过:历史的推动力是事实,而非谎言。


“捍卫马克思主义”网站(marxist.com)是革命共产国际(RCI)的全球网站。我们是一个为世界各地社会主义革命奋斗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组织。如果您认同我们的理念并有兴趣加入我们,可以填写“联络我们”的表格,致信webmaster@marxist.com,或私信“火花–台湾革命社会主义”脸页,谢谢!

Join us

If you wan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joining the RCI, fill in this form.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as soon as possible.